观点&趋势

PERSPECTIVES & TRENDS




电话:023-63876532 18696576719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翠湖天地SOHO 23-12 

大咖观点 Vadding View

您的位置: 首页> 观点&趋势> 大咖观点

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中美经贸关系不会走向全面对抗

发布日期:2018-09-20 来源:伍略咨询公司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遏止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改变贸易合作,扭转贸易逆差。而2018年美国政坛将迎来中期选举,特朗普出于政治目的,更是不断对中国挑起贸易纠纷。随后发生一些事情更激化了中美之间的贸易矛盾,这增加了中美两国贸易走势的不确定性。
当前中美贸易关系的未来走向众说纷纭,一些观点认为两国会走向全面冲突,甚至“断网隔绝”;还有一些声音认为贸易战的后果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不可承受的影响。面对山雨欲来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以底线思维冷静分析两国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从理性出发推演最坏的情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看清战术背后的战略考量,才能制定精准、有效、理性的应对策略。
中美利益深度交融
我们认为,从理性出发,当下中美不会走向全面对抗。中美贸易不会归零,不会“断网”,更不会走向新冷战或军事战争。事实上,当前中美经贸关系远非零和博弈,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深度交融、相互依赖的。在全球经济体制下,中美两国经济之间通过三条重要渠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是国际贸易。两国都从对方进口(出口)大量商品和服务。2017年,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4298亿美元,占中国全年商品总出口的19%;美国向中国出口商品1539亿美元,占美国全年商品总出口的10%。与此同时,中美两方双边服务贸易的规模也在迅速增长。
第二是国际投资。中美都在对方境内有大量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以2015年为例,在华美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170亿美元,利润超过36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虽然相对规模较小,但金融危机之后也在显著增加,截至2016年底累计投资已达到1090亿美元,遍及美国50个州中的46个。此外,两国居民和企业均在对方国家的证券交易所持有大量的股票或者债券资产,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最主要的投资品种就是美国政府债券。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主要国债数据,2018年4月,中国持有总值为1.18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有量居全球首位。
第三是人员交往和人力资本互通。中美两国均有大量居民在对方国家访问、学习、工作或生活。2016年,中国赴美国留学的人员总数高达35.3万人,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34%。美国到中国留学和旅游的人数也持续增加。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为例,书院学生中来自美国的比例占到45%,为各个国家之最。
除以上三条主要渠道外,还有大量的其他证据证明中美两国经济的高度交融和深层次联系。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和飞机出口市场;2016年一年里,中国消费者购买了4490万部苹果手机,以及510万辆通用、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品牌在华生产的合资汽车,分别占当年苹果手机和三大汽车品牌全球销量的21%和33%。由于苹果手机和通用汽车的最终组装位于中国境内,这些购买行为并未计入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但从利益主体来看,这些购买行为获利最大的是美国企业。
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以来,一方面,中国对美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从2000年的298亿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2780亿美元;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对贸易的依赖度有所下降:货物贸易顺差占中国GDP的比重呈现倒U型走势,在2006年达到5.2%的峰值,之后就不断下滑,2016年该项目顺差占中国GDP的比重仅为2.3%。而对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占美国GDP的比重在近20年来则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0.8%提高至2017年的1.9%。
此外,虽然从总量上看,中美贸易顺差仍在逐步扩大,美国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战无疑将对中国对外贸易乃至整体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当前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较之以前已经有了显著下降:随着中国贸易对象分散化和与其他贸易对象的贸易量不断攀升,对美贸易的决定性作用正在减弱。
对于中美经济高度的交融性和依赖性,美国政府心知肚明,而在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不断下降的同时,美国宣称将对中国施加的一系列所谓“贸易战”“金融战”和“科技战”措施最终都只会对美国经济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从贸易的角度来看,如果美国真的如特朗普政府所言对总数可能达到450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将对美国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无异于政治自杀。这一全面关税将极大地提高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减少美国民众的消费选择,同时也会增加美国企业的运营成本。极大地影响美国经济复苏,抵消其他所有经济刺激政策的正面效果,届时即使是特朗普最忠实的支持者都将倒戈。
从技术及人才的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所鼓吹的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抑制与封锁,和对科技人才在美求学的限制与打压既不现实也没意义。重视学术交流的全球科技界也将站在特朗普的对立面。在短期内,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对中国人才赴美求学和学术交流造成一定限制,但是这些限制也将对美国自身的科技人才发展与技术进步造成负面影响,必将受到美国科技界和知识界的全面抵制,注定无法延续。
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可承受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量为5056亿美元,而中国对美国进口总量为1304亿美元。经核算后我们认为:若美国对中国全面加税,中国维持不变,则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关税将从平均3%左右提升至25%,这将拖累中国GDP增速0.4个百分点 ;若美国对中国全面加税的同时,中国也对美国全面加征25%的报复性关税,这最终会拖累中国GDP增速0.34个百分点 。
除了直接影响,在贸易战对整体经济影响的乘数效应方面,从短期来看,乘数效应有限。由于企业短期绝大多数生产要素已确定,贸易战的影响难以快速传递到投资方面。因此,短期来看,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中国是可承受的。
因此,一方面,中美经贸关系会经历量的调整,但不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另一方面,特朗普总统代表的“传统的美国”热衷于的是“退群”,而在进一步推动贸易全球化、改善气候变化、改革全球治理等问题上,当前中国所持的立场受到世界更多国家支持。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国能够消化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
需指出的是,上述分析基于理性的研判推理,是“基本面分析”。在极端事件影响下,实际情况可能与基本面发生背离。一战前夕,欧洲各国的经贸关系深度交融,精英阶层也均认为战争无益。然而,“萨拉热窝”事件最终引爆巴尔干半岛火药桶。以史为鉴,在理性分析之时也要精准管控分歧,冷静应对挑衅,保持战略定力。美国是个复杂系统,与不同的美国人打交道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识别其背景、意图,团结理性力量,不给极端派可乘之机。(本文基于李稻葵教授领导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中美经贸关系战略报告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报告)